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2021-02-05 09:42 作者:秦英 来源:市妇联 字体大小:【

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清河村,原来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为解决交通不便、房屋有安全隐患的九组贫困户安居问题,镇村选择在九组修建一处集中安置点,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是贫困独居老人。这几年,他们陆续摘掉了物质上的贫困帽子,可如何帮助他们从精神上也摆脱贫困,安康市妇联下派驻村工作队员——转业军人王业波发挥军队的光荣传统,一点一滴帮助他们改掉陈规陋习,助力他们在实现小康生活和乡村振兴中主动奔跑,如今的安置点环境靓化、居住舒心,欢声笑语满溢,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院。

 

整洁的小院

正值冬月,暖阳照耀大地,居住在清河村九组安置点的几名五保老人,趁着艳阳天都搬出被子、衣物晾晒。他们有的在擦拭公共区的座椅,有的修建周边绿植。不一会儿,传来熟悉的摩托车声,原来今天是卫生评比日,驻村队员王业波如期到来。“屋里屋外卫生都不错”,王业波带着老人们挨家挨户进出查看,想评出最先进的,还犯难了,老人们咧嘴笑了。

第一次来到安置点帮五保老人打扫卫生,王业波一摸胡龙明的床铺是潮的,抱起被子要往外晒,竟掉出几只虫子。作为退伍军人的他爱整洁卫生,于是他下决心先从环境卫生改善做起。他在全村发起了以“家风美、居室美、厨厕美、庭院美、绿化美”为标准的“美丽家园示范户”创建,组织村妇联执委走家串户教方法、开展卫生大检查、大评比。为扭转安置点卫生状况。他首先把居住老人都聚集起来,逐户观摩检查,找出他们的问题,鼓励他们谁率先完成整改,就获评安置点的美丽家园示范户。用两个月时间,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找问题,整改评比,安置点的老人们窗户亮堂了,屋里没有乱堆乱挂,床铺也卫生整齐了。

吕少兴是安置点住户中最年轻的,今年61岁。王业波发现吕少兴擅长养花,常能在山里找到不错的花苗,于是他鼓励吕少兴把小院的绿化环境提升起来。帮助吕少兴把左邻右舍各家闲置的盆罐、泡沫箱等都搜集用来栽植从山里寻回来的宝贝花草,小院房前屋后的杂物少了,被花草点缀的色彩多了,大家欣赏品评,增添了乐趣。王业波还把安置点小院旁边的荒地开辟出来,鼓励吕少兴进行苗木嫁接,联系镇上的苗圃前来选购。王业波说,“现在你们居住环境都达标了,但改头换面环境卫生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大家的精气神。”

        

                友爱的家园

王业波发现王昌银老人家里摆放有医书,门前常晾晒着山里采摘回的草药,得知原来王昌银年轻时候做过赤脚医生,直到现在附近邻居身体上有小病痛找到他的,他也热心帮忙解决。于是王业波从镇村农家书屋给他找了不少医学保健书籍,鼓励他继续学习医学知识,王业波说,“安置点里都是老年人,你懂医,能应付一些突发情况,关键时候或许还能救命”王昌银说,“我们住在一个院子,大多数都是无儿无女的,组成了一个大家就是彼此的家人,帮助别人也能快乐自己,一定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好。”

王业波留意到胡龙明老人房间墙上挂着一把二胡,兴奋的让胡龙明展示才艺,没想到他不仅能拉二胡还能唱出几首花鼓戏。王业波说以后你每天下午都拉二胡,我给你组织听众。受到鼓励的他,像是找到了知音,不仅练习原来的曲目,还能新编一些正能量花鼓唱词。后来的日子,胡龙明将拉二胡的场地从屋里搬出屋外,从独唱变成了对唱、齐唱,院坝里满是二胡声、歌声和老人们的朗朗谈笑声,小院里浓浓的幸福味道。

 

丰收的沃土

这个院子在别人眼里是贫困老年人的聚集地,王业波下决心,要让院子不仅美起来、乐起来,还要让大家看到,老年人也没有坐等国家送小康,要给全村做出奋斗的榜样。

他从挖掘老人们的特长开始,见到王荣林老人屋里摆放了几个精巧的自制竹篮,王业波把它们拍成照片发到微信群和朋友圈进行宣传推介,“购买一个竹篮,您用爱心点亮的是贫困群众对生活的热爱,激发的是群众自主脱贫的动力”,很快就收到不少订制需求,王荣林因患腿疾不方便上街卖篮子,所以没有制作的兴趣,经王业波帮他推销,他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编篮子,王业波还动员旁边几户有竹编基础的老人也加入制作队伍,为他们联系更广的销路。

盛夏时节,雨过天晴,山里有大量的野生蘑菇,老人们喜欢进山捡蘑菇,并不是贪图蘑菇的美味,而是山里蘑菇品质高,小贩上门收购一货难求。王业波担心老人们的安全,但也欣赏他们自力更生、力所能及的付出劳动,他叮嘱老人们,一定要结伴而行,注意脚下防滑。当院子里晒满老人们摘回的蘑菇,路过的村民看到的小院不仅是丰收的图景,更是老人们自主脱贫的实际行动。

王业波说,“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工作的价值就是激发每个人的活力,特别是最困难、最脆弱的特殊群体,实现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脱贫攻坚乃至乡村振兴的路上大家都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