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汉滨”主题教育活动中,汉滨区妇联着眼于服务全区妇女儿童发展大局,将妇联重点工作与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从大力宣传“十八大”精神入手,激发并凝聚全区妇女正能量,共筑“巾帼梦”,放飞“中国梦”。
一是积极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构筑妇女“中国梦”。区妇联把学习“十八大”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紧紧围绕“中国梦”宣教主题,经常深入基层“妇女之家”组织开展宣讲活动。按照市妇联提出的在全市妇女中实施“五个一万”工程,即:万名妇女学礼仪、万名妇女读好书、万民妇女唱好歌、万名妇女齐健身、万名妇女学法律工作要求,区妇联开拓思路,探索途径,以实施全区女干部文化素养工程为抓手,拓展工作平台,打造精品工程,开办了为期三个月的全区女干部文化素养培训班,开设了书画、音乐、广场舞、健美操、太极拳等五个类型的培训,共有34个区直部门和镇办的500余名女干部报名参加。同时,借助女干部文化素养培训班这一平台,陆续组织开展了女性文明礼仪培训、法律知识讲座、读好书、唱好歌等系列活动,积极带领全区广大妇女投身美丽汉滨建设。此外,依托区妇联网站,进一步宣传“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激发和凝聚全区广大妇女的思想,引领广大妇女感知“中国梦”、理解“中国梦”、追求“中国梦”、共圆“中国梦”。
二是大力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构筑妇女“致富梦”。通过典型引路,重点表彰了一批在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妇女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开展了评选表彰区级农村致富女能手工作,积极创建省、市级妇女创业就业先进典型,汉滨区宇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被省妇联授予“陕西省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安康市龙泰养殖有限公司被市妇联评选为“安康市第四批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以先进典型激发妇女创业就业热情。同时,充分发挥镇办妇联及村、社区“妇女之家”的作用,努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各类技术技能培训,积极促进妇女人力资源向妇女人才资源转变,为城乡妇女的“就业梦”、“创业梦”铺平道路。
三是积极关注妇女儿童健康生活,构筑妇女儿童“健康梦”。区妇联积极开展下基层义诊活动,组织区妇幼保健院和“母亲健康快车”多次赴基层为群众送健康,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特别是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进行免费检查,宣传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区妇联、区计生局联合组织实施了“两癌”免费筛查工作,为汉滨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妇女“两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做着不懈的努力。
四是积极做好妇女维权工作,构筑妇女“幸福梦”。汉滨区妇联一方面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三八”维权周、“12.4”法制宣传以及深入基层调研等多种途径向广大妇女积极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履行妇女维权职能,在不断健全信访、人民陪审员、法律援助、维权联席会议等维权制度的同时,实行了领导值周接访制度,服务群众做到“三个一(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句问候)”,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此外,积极协调处理信访案件,对上级和同级部门转交办的信访案件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在确保汉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努力维护妇女的权益。
五是不断强化关爱儿童工作,构筑儿童“成长梦”。争取了两个省级“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在恒口镇草庵九年制学校和江北办忠义小学实施,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的申报,组织项目实施学校到石泉进行了参观学习,组织开展了项目专项培训6场。积极争取“壹基金”等关爱儿童项目在我区的实施,为困难儿童送去温暖。全面安排部署全区庆“六一”活动,基层妇联组织、学校组织开展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汉滨区妇联在两个“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学校及区幼儿园、区儿童福利院和早阳镇杨湾小学也精心组织开展了系列庆祝活动和关爱慰问行动,让全区儿童的健康“成长梦”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