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求发展矢志不渝兴产业

2009-10-18 15:20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陈霞,女,34岁,初中文化,是石泉县饶峰镇新华村村民,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她经历了贫困的童年和少年,那种深入骨髓的贫困,是刻骨铭心的痛。为了彻底改变生活面貌,十多年来,陈霞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积极发展蚕桑产业,从2001年开始栽桑建园,每季养蚕一张半张开始,到2008年她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养蚕之路,有桑园91亩,全年养蚕102张,产鲜茧7140斤,收入6万元,一跃成为石泉县养蚕第一大户,成为全县蚕桑产业典型。陈霞说,她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除了靠自身艰苦努力、自强不息的拼搏,更多是得益于富民增收的好政策,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自从嫁入新华村以后,她和丈夫李祖军每天起早贪黑,辛劳耕作,但日子过得依然清汤寡水。面对徒有四壁的家,她选择了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的道路——外出打工。但是,既无技术又无文化的她在打工人流如潮的九十年代,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谈何容易。几经摔打后她跟丈夫商量:四处漂泊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发展稳定可靠的项目。由于蚕桑是当地传统优势产业项目,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县委政府又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受到鼓舞的陈霞深思熟虑后,于2001年与丈夫一道回家,开始了自己发展蚕桑产业的创业之路。
    刚开始,她利用自家原有桑园,试着每季一张、半张的养蚕,慢慢摸索学习喂养、消毒、防病等一项一项养蚕技术。适逢那两年茧价比较稳定,全年养四、五张蚕,一年下来也有2000多元的赚头,加上家里一些其他收入,细算下来,一年下来并不比在外打工差,陈霞一下子从中看到了希望,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去努力,一定会从兴桑养蚕中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于是她下定决心,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全力支持,他们决定把兴桑养蚕作为事业,扩大规模大干一场。
    养蚕是一项技术活,基础是栽桑建园,必备条件是建蚕室置蚕具,关键是养蚕技术。陈霞一边干一边学,积极参加镇上和妇联组织的技术培训会,学习掌握了省力化养蚕技术,她从信用社贷款买来桑苗,把自己家的承包地都种上了桑树,有了桑园和技术,加上勤劳耕作、陈霞的养蚕规模不断扩大,到2007年,陈霞已发展良种桑园32亩,每年养蚕量达30张,年纯收入也达到了2万多元。随着养蚕量的增加,每到养蚕季节,又要进行桑园管理,又要给蚕喂食,经常忙的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料理家务,有时候受到家人的埋怨,那种劳累辛苦,一般人真是无法忍受。再加上蚕茧价格受国际丝绸市场影响,经常波动起伏,茧价下跌时,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回报却很低。陈霞觉得太累,几次想要放弃,可她反复考虑,认定无论做什么,都要不怕困难,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回报。而且蚕桑产业是政府支持的长线产业,只有坚持低潮发展,才能在高潮时受益。特别是2008年,县委、政府作出决定,为全民创业和发展蚕桑主导产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了蚕茧价格风险保障机制,陈霞更加坚定了信心,想把自己的蚕桑产业扩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她的想法得到县妇联、县蚕桑局和饶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年4月,她凭借项目扶持和创业贷款,建起了两个360平方米的养蚕室,在修建蚕室的同时,她在村委会的协调下和12户桑园闲置户签订了51亩的桑园租用协议,年养蚕规模可达180张。当年就养蚕102张,年收入达6万元。2009年4月,她经过外出多方考察,又发现致富商机,可以利用闲置桑园,进行桑园养鸡,形成从“鸡食杂草,产出鸡粪,育肥桑地,提高产叶量”生态立体产业链条。当即从外引进优质鸡种3000只,放置在桑园喂养,截至目前已出栏2000只,实现纯收入2万余元,既利用了闲置的桑园,又提高桑园产叶量,同时又增加了家庭收入,实现了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双赢,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致富带头人。
    陈霞的规模养蚕不仅取得不错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一,通过蚕桑流转,盘活了51亩闲置桑园,使这些桑园产生了真正的效益,并在大蚕喂养时聘请了本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空余劳力就业问题。其二,通过桑园养鸡,最大化的利用桑地,形成生态产业链条,增加了收入。更大的意义是通过陈霞产业链条,为石泉县养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陈霞的带领下,全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为了让乡亲们少走弯路,尽快见效,她毫无保留地向广大村民传授技术,亲自帮助他们育幼蚕,到田间地头指导育苗。哪家在养蚕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只要找到她,她都不厌其烦的给予详细解答,热情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下一步,她将继续扩大规模,再增桑园面积,运用新技术,开发立体种养,进一步拓宽经营范围,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带动更多的百姓发展主导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